2013年县委党校、县行政学校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领导下,在上级党校、行政学院的指导下,继续按照“围绕工作目标创先争优,突出阵地作用务实求效,竭力创新提高工作水平,立足有为赢得更好发展”的总体工作思路,高起点治校、高标准施教、高要求管理,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。
一、主要工作成绩
1、干部教育培训有新成效。一是归口培训管理,扩大了培训规模。年初,县委组织部制订《干部教育培训计划》,形成了党校办班的规律性、稳定性,实现了全员培训、按需培训的有效结合。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6期,培训学员3268人,其中计划内培训班14期,培训学员1620人,计划外培训班12期,培训学员1648人。超额完成了培训工作任务。二是严抓教学质量,增强了培训实效。逐步健全和完善“三集体一评议”的教学制度,做到每一个新课题必须经过集体备课、集体说课、集体听课、学员评议等环节,凝聚团队智慧,培养精品课题,实现资源共享,桌面演练和课堂施教相结合,全提高教学能力。全年共推出了18个既富于时代气息,又贴近干部实际的优秀专题课,课题更新率在35%以上,教学质量测评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%以上。成功举办了全市党校系统第12次教学竞赛,并荣获市一等奖、省二等奖,保持了党校教学在全市县级党校的领先地位。
2、科研咨政有新突破。确立了“为党委政府决策咨政服务”的科研主攻方向。一是组织了大量调研活动,围绕“民间融资”课题,调研组深入县人民银行、县工商局和主要投资公司调查走访,围绕“城乡一体化建设”课题,调研组深入麻塘、新墙、筻口等乡镇,并座谈了5家相关县直单位,有序的调研为科研准备了第一手鲜活材料,实现科研质量上得去,科研方式沉下去的目标。二是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,全年共完成2篇调研报告、6篇理论文章,其中《规范民间借贷行为,拓宽民间融资渠道》刊发在《三湘风纪网》和《湖湘论坛》上,《城乡一体化》和《坚守群众路线,密切群众关系》荣获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一等奖,有力彰显了党校的科研水平。三是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。为搭建咨政服务平台,党校自办校刊,今年共办了4期《学习与思考》,校刊的创办,标志着科研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。县委、县政府政府对党校科研工作相当肯定,有很多好的建议被县委、县政府采纳。《规范民间借贷行为,拓宽民间市场总渠道》和《坚守群众路线,密切群众关系》在岳阳县门户网及岳阳县新闻网上发表,社会反响良好。
3、服务中心工作有新贡献。一是做好报告厅会务接待,服务全县工作大局。进一步细化了报告厅管理制度,提高会务服务标准,全年共承接各类型会务98场次,展示了我县会务工作形象。二是组织专题宣讲,服务全县中心工作。极组织开展了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文明创建宣讲。根据县委部署,成立相关专题宣讲团,进单位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农户开展宣讲活动,共开展十八大精神宣讲58场次,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26场次,文明创建宣讲42场次。三是深入开展“两深入两提高”等中心工作。先后58人次下到了所联系的甘田乡横铺村、五星村、甘田村,实现走访农户全覆盖,收集意见60多条,梳理协调问题18个,解决慰问资金2.5万元,进一步增强党校干部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的意识。同时,还积极主动在“创建全国文明县城”、“创建全国卫生县城”中开展各项规定工作,并在组织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,在义务献血、文明劝导中做出了特色。
二、基本工作经验
1、坚持“党校姓党”,明确办学方向。“党校姓党”是对党校的性质和职能作用的准确定位,党校只有突出教“党”学“党”,才能真正发挥其阵地和熔炉作用。一是体现在办学宗旨上,始终把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阵地,学习宣传科学理论的阵地,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;二是体现在教学上,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,夯实马克思主义教学课程的基础地位,突出党校教学本色。作为党校教师,一定要讲政治、讲党性、讲形象,在宣讲中一定要紧扣报告原文,讲透精神实质,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任意发挥,更不能曲解精神、背离原则。要真正做到解读报告不走调,宣讲精神不变味,始终绷紧“党校姓党”这根弦,始终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。
2、坚持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以有为赢得有位。一是突出阵地作用,坚持“巩固主体班、挖掘计内班,搞活部门班”的办班思路,主动为乡镇、部门进行“菜单”式培训,延伸培训触角,扩大培训规模,树立“质量立校”工作理念,极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,办出水平,办出特色,办成品牌,努力把党校打造成全县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的课堂,党性锻炼的熔炉,提高素质的平台。二是突出思想库作用,利用党校优势教研资源,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,深入实地调查研究,广泛开展决策咨询服务,积极向县委政府建言献策,提供有价值、有分量的科研成果。以“有为”赢得地位、树立形象、争取重视。
3、坚持从严治校,全面优化内部管理。一是坚持用制度管校。科学制订了各项工作制度,以制度来厘清岗位职责,切实做到了以制度管事,将党校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、规范化轨道,提升工作业绩。二是建设“三型”机关。通过“学习型、效能型、和谐型”机关建设,进一步改善党校工作作风,提振党校人精神状态。全年政治学习20次,中心组学习8次,并通过组织调研、进修,发放购书卡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在不断学习、提高中增强执行力和工作效率,营造和谐氛围。三是加强学员管理。学风建设事关干部教育培训效果,事关党校形象。严格执行《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细则》和《主体培训班学员百分制考核办法》,量化细化学员考核标准,及时反馈学员在校学习情况,并以县委组织文件进行全县通报,收到了“管得住、管得严、管得好”的良好效果。
4、坚持人才强校,大力加强师资建设。一是加大教师培训进修力度,有计划、分步骤地组织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上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进修,全体教师分批次到省委党校参加培训,并通过实地调研、跟班学习等途径,促进教师成长成才,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。二是注重教师在教学科研中自我提升。在实际工作中磨练提升能力,是党校教师成长的一条宝贵经验。目前形成了两个提升教师能力的平台,一个是以“三集体一评议”为平台,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贯穿于集体备课、集体说课、集体听课和学员评议各个环节,相互促进、相互提高;另一个是以《学习与思考》平台,要求每一季度出一期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,提升教师调查研究的的素养,增强科研能力。
三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
一是硬件建设尚有差距。按照“大规模培训干部”的要求,我校学员宿舍楼房间少、容量小、床位严重不足,且设施简陋,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会务和培训的需要。建议县政府以公租房项目的形式尽快促成党校学员宿舍楼项目落实。二是教学力量相对不稳。党校很难吸引各方面优秀人才,引进来的高素质人才也很难留住,导致党校教师队伍缺少新鲜血液,缺少多岗位历练,提升教学水平难度加大,优势教学力量难以保证。三是队伍建设比较滞后。2008年11月我校已通过中专体制评估验收,但四个科室负责人的政治待遇至今尚未解决,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干事的热情,影响了党校工作。
党校正处在提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,党校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坚守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,把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、服务全县党员干部,作为党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为“科学发展、富民强县”提供智力保障,推进党校工作新的跨越。